主管人员
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LUCC)的主管团队负责发起中心的关键项目活动、协调研究、促进合作、并为中心制定战略举措。
朱波(楚博)博士
中心主任
联系方式: a.chubb@lancaster.ac.uk
Andrew Chubb博士研究中国政治和国际关系,聚焦危机公关、公众舆论和海事争议等方向。
作为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他负责中心的总体战略发展方向、资源规划以及协调与校内外其他机构的关系。
Dr Andrew Chubb
Derek HIRD博士
教育与研究主管
Hird博士的研究主要涉及当代中国的性别和阶级问题,特别是中产阶级男性的“阳刚之气”。作为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管部门成员,Hird博士的工作促进了兰卡斯特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活动,包括翻译实习和博士生项目。
Dr Derek Hird
刘凌轩博士
学术联络主管
联系方式: lingxuan.liu@lancaster.ac.uk
刘博士是研究基于多级治理的中国环境管理和政策方面的专家,同时还考察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学术联络负责人,刘博士协助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与兰卡斯特大学的相关学者建立联系,并为中国相关研究提供受资助的机会。
Dr Lingxuan Liu
Rebecca LIU博士
交往主管
联系方式:rebecca.liu@lancaster.ac.uk
刘博士从事跨学科研究,专注于创新,跨文化研究,合作与关系网,知识管理与学习以及中国中小企业的参与。作为兰卡斯特中国研究中心的主管人员,她将中心的活动及其附属学者的工作介绍给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对象群体。
Dr Rebecca Liu
馬斐力博士
研究主管
联系方式: p.major@lancaster.ac.uk
馬斐力博士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哲学。作为研究负责人,馬博士致力于在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成员、兰卡斯特大学研究人员、英国和国际成员之间促进和传播研究成果。
Dr Philippe Major
田大卫教授
跨学科主管
David Tyfield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知识生产过程的复杂系统及其与全球文化政治经济问题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对全球 “知识型”经济的出现、气候变化和中国崛起的批判性分析。作为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管人员之一,他汇集了校内来自不同学科背景背景的中国研究人员,以促进中心的跨学科活动。
Prof David TYFIELD
中心研究员
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汇集了研究中国和大中华区域的研究人员,他们为与中国相关的各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
Robert APSIMON博士
联系方式:r.apsimon@lancaster.ac.uk
Apsimon博士是粒子束动力学和加速装置方面的专家,这些装置在中国的医疗保健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均有应用。他是兰卡斯特大学客座教授的一员,目前在中国威海的兰卡斯特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校区任教。
Dr Robert Apsimon
Charlotte BAKER博士
聯繫方式: .baker@lancaster.ac.uk
Baker博士 的研究领域是中非关系对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文化产生的影响。
Dr Charlotte Baker
Jocelyn CUNNINGHAM
联系方式: jocelyn.cunningham@lancaster.ac.uk
Jocelyn Cunningham是创新艺术实践、学科与艺术领域之间合作的国家级文化领导者。兰卡斯特艺术学院是兰卡斯特大学的艺术中心,以其尖端的艺术成就而闻名。
Jocelyn Cunningham
Dr Timothy DOUGLAS
联系方式: t.douglas@lancaster.ac.uk
蒂莫西是兰卡斯特大学工程系的生物化学工程高级讲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生物材料,以及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中推广多语言能力。
Dr Baihui Duan
段柏慧博士
联系方式: b.duan@lancaster.ac.uk
段柏慧是一位环境历史学家,研究领域涵盖东亚地区从16世纪末至现代的战争、环境、气候、动物、疾病、医学及治理史。
Dr Baihui Duan
Anthony HESKETH博士
联系方式: a.hesketh@lancaster.ac.uk
Hesketh博士的研究围绕怎么理解对价值的超越量化的形式。最近的项目集中探索中华文化的美术与哲学思想传统在组织对价值产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Dr. Anthony Hesketh
胡扬教授
联系方式: 电话+44 (0)1524 593429, yang.hu@lancaster.ac.uk
胡教授是人口社会学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中国社会、文化、政治和制度变化如何影响人口变化、人口流动性、性别和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不)平等。他的研究借鉴了对大规模定量数据的分析以及深入的定性证据。
Dr Yang Hu
Kevin JONES教授
联系方式: k.c.jones@lancaster.ac.uk
Jones教授是中国环境质量方面的专家,研究领域包括水、空气和土壤污染、中国作为化学品制造和使用国所扮演的角色、环境监管以及环境与健康之间的联系。
Professor Kevin Jones
Hiroko KAWANAMI 川波教授
联系方式: h.kawanami@lancaster.ac.uk
Kawanami博士是缅甸与世界关系、中缅边界地区、佛教僧侣社区和国际佛教尼姑网络、文化交流和民间社会的专家。
Dr Hiroko Kawanami

林欧博士
联系方式: o.lin@lancaster.ac.uk
林博士于2023年9月加入兰卡斯特法学院,担任就业法讲师。她的主要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平台工作和其他不稳定就业形态。除了运用法律教义学方法之外,她还采用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观察法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她的博士论文关注于“中国网约平台工人的权利诉求”。
Dr Ou LIN
Christopher LONGMAN博士
联系方式:c.longman@lancaster.ac.uk
Longman博士对探讨高等教育界跨国合作相关的问题,以及学与教文化差异感兴趣。他还在语言政治和身份建构领域拥有学术背景。

Judith MOTTRAM教授
联系方式: judith.mottram@lancaster.ac.uk
Mottram教授是色彩使用方面的专家,并对全球市场有着一定见解。
Professor Judith Mottram
Kunal MUKHERJEE博士
联系方式:k.mukherjee1@lancaster.ac.uk
Kunal Mukherjee博士对研究当代中国新疆和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宗教认同感颇感兴趣。此外,他还研究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印度),以及自1962年战争以来中印关系的演变。
Dr Kunal Mukherjee
Serena POLLASTRI博士
联系方式: s.pollastri@lancaster.ac.uk
Serena Pollastri博士是一位设计师和讲师,他将实践作为研究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r Serena Pollastri
Dr Peter SEWELL
联系方式: p.j.sewell@lancaster.ac.uk
Sewell博士是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尤其以“毕业生就业的CareerEDGE模型”著称,并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个人、组织和企业都进行过合作。
Dr Peter Sewell
Andy SWEETMAN博士
联系方式: a.sweetman@lancaster.ac.uk
Sweetman博士是评估环境中持久性化学物质的来源、命运和行为以及量化其在中国和其他地区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风险的专家。
Dr Andrew Sweetman
Vittorio TANTUCCI博士
联系方式:v.tantucci@lancaster.ac.uk
Tantucci博士是一位汉语和语言学专家。他的研究涉及语言变化的历时现象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问题,并通过基于语料库和机器学习的混合分析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Dr Vittorio Tantucci
陶迎年博士
联系方式: y.tao4@lancaster.ac.uk
陶博士专攻语用学,汉语语用学,及中国社交媒体话语研究,主要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及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的混合研究方法。
Dr Yingnian Tao

Oliver WILD教授
联系方式: o.wild@lancaster.ac.uk
Wild教授是大气方面的科学家,在大气成分、城市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十分关注中国在当地、区域和全球空气质量的影响。
Professor Oliver Wild


Dr Sharon ZHENG
联系方式: sharon.zheng@lancaster.ac.uk
Sharon Zheng的研究领域涉及流行文化(例如观众/粉丝/消费者/名人文化)、性别研究(例如女性主义和母职)、英国/中国的电视节目和媒体生态系统/格局。她还对媒体与文化政策、中国的社会和数字媒体研究特别感兴趣。
Dr Sharon Zheng

联合研究员
LUCC外部联合研究人员包括中心的往年访问学者和其它本校以外的有关研究人员。
陈卓
联系方式: zhuo.6.chen@kcl.ac.uk
我主要关注社交媒体与当代中国政治,以及道家思想与福柯的治理理论。我的论文将研究中国政府与中国公民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建立关系,以及不同社交媒体对其关系的影响。


李韵妍博士
联系方式: yunyanliemail@gmail.com
李韵妍博士是一名社会政策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与公共政策、性别与家庭以及东亚福利。她研究关注中国城乡社会经济改革和福利制度的变化,以及在其在现代化和儒家思想的相互作用下对妇女的影响。

刘岩博士
联系方式: y.liu77@lancaster.ac.uk; liuyan80@ynu.edu.cn
刘岩,经济学博士,来自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019-2020学年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兴趣集中在中国开放经济下的国内空间经济结构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罗雅兰教授
LUCC创始主任
联系方式: astrid.nordin@kcl.ac.uk
罗雅兰教授为LUCC的创始主任。现任伦敦国王学院的刘氏中国国关教授,罗雅兰仍然对我中心的运营、战略和领导工作提供支持。她的研究工作精于观察中国是如何通过国内外政策、学术、宣传、网络异议和艺术表达的方式来协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Dr Nick WONG
联系方式: lcnickwong@ust.hk
Nick博士是一名应用语言学研究员,是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师。他博士毕业于语言学和英语系(LAEL),研究翻译语言学理论框架内香港人使用的非标准写作实践。同时也是《港语日报》(“Kongish Daily”)和 “港语(Kongish)”概念的创始人。

朱艺博士
朱艺博士,谢菲尔德大学东亚研究系的高级讲师,是一位商业民族志学者,研究方向是组织中文化的制度化和内部化,着重在 员工如何理解组织文化以及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相关互动。

博士研究员
LUCC的博士生研究人员,通过该中心可以获得学术交流、组织经验与资助支持等机会。 兰卡斯特大学的博士生可以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如何申请LUCC从事博士研究的信息。

Francesca CECCATO
联系方式: f.ceccato@lancaster.ac.uk
Francesca Ceccato是语言和文化领域的博士研究员。她研究的领域属于当代中国的性别、性行为和女性研究领域,研究重点是中国的剩女。

Luke DIXON
联系方式: l.r.dixon@lancaster.ac.uk
Luke DIXON是兰卡斯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的研究方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对西非国家城市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这些倡议如何与当地治理结构互动,并在民主与非民主政体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范沁
联系方式: q.fan1@lancaster.ac.uk
范沁是兰卡斯特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她的课题主要探索上海的可持续时尚产业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其产品的附加价值,以及在商业话语中,中国中、上阶层审美趣味的构建。

江铭雅
联系方式: m.jiang9@lancaster.ac.uk
江铭雅(Mia)来自语言和文化系(DeLC),主要从事哲学解释学在翻译研究和《道德经》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Mingya (Mia) Jiang

雷雨虹
联系方式: y.lei4@lancaster.ac.uk
雷雨虹是兰卡斯特大学教育研究系的博士生。她的研究兴趣是技术强化学习、学业拖延和中国学生的学习经验。目前,她的研究重点在于中国大学生学业拖延的背后的原因。


李林晨
联系方式: l.li39@lancaster.ac.uk
李林晨是兰卡斯特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技术转让与国际贸易规范的应用,特别关注国家安全利益对国际规范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及相关无形财产权的演变。


李砚男
联系方式: y.li108@lancaster.ac.uk
李砚男是一名来自政治,哲学及宗教学院的博士生。他的主要研究的是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国家民族主义对中国内部事务及政策的影响。

钱芮
联系方式: r.qian1@lancaster.ac.uk
钱芮是来自兰卡斯特当代艺术研究院的一名电影学博士生。她的研究兴趣在于华语电影,特别是中国农民工在电影中的荧屏形象,以及荧幕上展现出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全子
联系方式: z.quan@lancaster.ac.uk
全子是水墨艺术家, 致力于将中国早期艺术哲学运用于水墨画创作。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宇宙学、天文学、美学;早期天象图、数术图象、式图、传统绘画等。兰卡斯特大学 当代艺术研究博士生、中央美术学院 山水研究硕士、广州美术学院 山水研究学士。个人网站: https://www.artstation.com/ziquan1

Kaydence SUN
Contact details: x.sun19@lancaster.ac.uk
Xiaoqi Kaydence Sun is a PhD candidate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at Lancaster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Kaydence's research focuses on lesbianism and queer-female-masculi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academic pathways of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Panagiota (Penny) TZANNI
联系方式: p.tzanni@lancaster.ac.uk
Panagiota (Penny) Tzanni是技术强化学习和电子研究专业的博士生。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探索混合型专业发展如何增强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将更多技术融入教学实践。

王霆钧
联系方式: t.wang15@lancaster.ac.uk
王霆钧的研究关注于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国中学生的压力,情绪管理以及成绩表现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正念冥想训练在中国中学的当下实践和未来发展。
Tingjun Wang

杨淏
联系方式: h.yang23@lancaster.ac.uk
杨淏是一位基于艺术实践的研究者,也是兰卡斯特当代艺术学院的博士生。研究通过运用中国道家经典《逍遥游》中的元素进行一系列艺术实践,旨在探索“数字利维坦”如何垄断和操纵个体的思维、感知和存在方式。

殷悦 (Emma)
联系方式: y.yin16@lancaster.ac.uk
殷悦是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专攻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和话语历史分析,研究社交媒体文本,并探讨语言、性别与电子游戏相关话题。

张舒
联系方式: s.zhang52@lancaster.ac.uk
张舒的研究兴趣包括土地交易市场、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中国人工智能的监管。她目前的研究聚焦于“增减挂钩”政策在促进中国市场中土地自由流动方面的作用以及成果。

Yitian ZHANG
联系方式: y.zhang130@lancaster.ac.uk
就读于兰卡斯特大学法学院,研究国际人权法和法律理论,正在写一篇关于中国特色人权的论文。
Yitian Zhang

朱方舟
联系方式: f.zhu@lancaster.ac.uk
朱方舟,应用语言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评价数据驱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兴趣:二语习得,科技辅助教学,语料库语言学,社交媒体话语分析,地质学科英汉互译评估。
Noah Zhu
访问学者
中心的访问学者包括来自大中华地区和全球各地的有关中国的研究人员。可在这里找到更多关于如何作为访问学者加入我们的信息。
蓝春娣博士
联系方式: c.lan2@lancaster.ac.uk
蓝春娣,博士,副教授,中国江西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出版《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历史轨迹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和《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基于 MOOC 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

Gulnara ZHOLZHANOVA
联系方式: g.zholzhanova@lancaster.ac.uk
Gulnara Zholzhanova是2023-24年度的访问学者,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关系的概念基础。她毕业于纽卡斯尔大学艺术与文化学院媒体与新闻学硕士项目,目前在哈萨克斯坦《Egemen Qazaqstan》报社担任政治与法律记者。

Miaoxin YANG
联系方式: 1492922885@qq.com
Miaoxin Yang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DUFS),在国际商务系教授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她曾入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欧亚项目,并于2022-2023年期间担任兰卡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

邱晓丹博士
联系方式: x.qiu3@lancaster.ac.uk
邱晓丹,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她是2024年至2025年的访问学者,研究课题包括经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及血缘观念史。

实习生
LUCC的实习生进行研究助理等任务,同时有机会实施自己的研究项目
苏悦
联系方式: v.su@lancaster.ac.uk
苏悦 语言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语音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作为本中心《全球中华仪表板》的执行者,苏悦用Tableau软件针对兰卡斯特大学中国有关的研究数据进行视觉化。

联系我们
Twitter ¦ Facebook ¦ 微博 ¦ china.centre@lancaster.ac.uk | 订阅我们的每月邮报